close

古人經商,各寶號間常會祭拜財神

以庇佑從商之路一路順遂

投資經商除了要有獨道的眼光

亦也要有審慎度時的能力

如同本篇的主人公

對於投資理財那可是他與身俱來的本領!

但對於面臨大難之中,他毫不避諱、當機立斷

寧散盡錢財為先,以保全自身為根本

 

得財升官進退自如的財神爺: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人

年輕時的已經是個意氣風發、聰敏睿智之人了

有著對賺錢獨道的眼光

並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都會的算命師!?

雖然家境貧寒,范蠡倚著僅有的微薄資金

在列強各國間投資買賣,掙得一身富貴

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范蠡輔佐勾踐復國了!

復國之前要先了解,為何兩國的仇恨這麼的深刻?

一般人只知道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

但其實早在他們兩個毛小孩出來前,兩國就已經是死對頭

吳國夫差的父親闔廬和越國勾踐的父親允常

兩國相鄰,時常打過來打過去

越王允常某日不幸病逝,初上任的越王勾踐國政未穩

吳王闔廬趁勢發兵攻打越國

沒想到,到了越軍陣前站著一排人

竟是越王的敢死精兵隊!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吳軍,越王的猛士絲毫不退

猛士齊聲吶喊、聲勢驚人、震天動地

在最後一位猛士倒下的瞬間

吳軍被其頑固護主的信念所鎮攝

整齊劃一的陣容出現了若干大縫隙

看出機會的越國新君勾踐立馬出奇兵衝殺

吳軍就有熱水遇奶粉般被迅速的沖散開來而被殲滅

吳王闔廬也被越國軍士一箭射中要害

退兵後的數日傷重遂去世

臨死前不斷的交代兒子國仇家恨不能忘!

夫差初即位,

憤恨露於眼中;國恥記於心中

同樣的,勾踐也因為吳國偷襲而相當惱怒

想要先發制人、以偷襲打偷襲,出兵攻打吳國

范蠡與好友文種極力的勸阻越王

此時的吳國舉國上下一片哀悼

如若在此時仍發兵襲於吳,將會激使吳舉國上下激憤、一制抗敵

因此此戰毫無勝算

越王早想報此仇已久,根本充耳未聞

結果就是被吳王夫差打了個大敗

吳軍趁勝追擊,越王被俘

 

一般人大部分知道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越王亡國被俘回吳國,每日受盡屈辱

除了每天照三餐打雜、刷馬、洗腳、倒尿壺之外

還為生病的吳王嘗糞,替吳王診斷病是否痊癒

吳王見到相當感動,後便放勾踐回國

勾踐為報仇雪恥,才有了臥薪嘗膽的故事

越王勾踐任用范蠡、文種兩人輔國

勾踐本想請范蠡為相,請他匡扶國政

范蠡卻毅然決然婉拒

范蠡對勾踐言:

『以己之才,在下比不上文種』

范蠡推薦舉文種為相,而自己可協助勾踐從事軍事方面的工作

范蠡和文種耕耘數十年,終使越國富強

反滅吳國,殺了吳王夫差一雪前恥

 

功成之後的范蠡並無留下來接受越王更多的封地和財寶

而是立馬辭官引退

原因是范蠡早已看清越王勾踐此人不是一個仁慈之人

相傳越王的嘴尖而突出,唇色烏黑、脖頸很長

面相來說,這種人心機深沉、陰險殘忍

此種人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樂

向越王辭官的過程,被越王不斷的刁難

甚至是拿上自己得家人做威脅

范蠡仍面不改色的離去

臨行前范蠡手握文種雙手,和我一起走吧(誤

范蠡勸文種早些離開越國,以免遭遇不測之禍

文種不忍放棄現今的榮華富貴,不願離開

最終因位高權重被勾踐猜疑,遂賜死

此為一聚一散

 

放棄了二十餘年努力的范蠡

赤手空拳、隱姓埋名的來到了齊國

居住在海畔附近耕種務農

沒多久,就積聚了百萬家財

(是中樂透歐?  有這麼簡單?)

齊王得知領內出現了這麼一位賢人

想聘請他當國內的經濟部長、派人奉上相印

范蠡深知,一個人若平白無故榮居高位,危險就在不遠處了!

於是奉還了相印

把掙來的家財分送給鄉鄰親友,離開了齊國

此為二聚二散

 

范蠡連日的奔波下來到了春秋時的商業中心─定陶

身無分文的范蠡白手起家

改名換姓,自稱為『陶朱公』,開始經商之路

范蠡與身俱來的獨到眼光,犀利準確的進貨、脫手

范蠡並非以抬高物價來獲取暴利致富

而是以賺取相當微薄的利潤,以積少成多來累積億萬財富

此為三聚

 

爆富的范蠡卻沒料到自己的兒子會殺人

范蠡的次子因殺人被囚禁於楚國

范蠡只得遣長子將家中積蓄盡出

買通官員以求次子之命

此為三散

 

三聚三散皆顯露出范蠡的進退應對

才能可致人予工具謀生

相對的也須適當用度、進退得宜方能成偉業

世人以其致富而不失高義尊稱范蠡為財神

 

後有紀念范蠡與西施的蠡湖

傳聞此湖是范蠡助句踐復國功成身退後

與妻西施在此逗留,故以其蠡字命之

 

為紀念范蠡建有范蠡祠

 

范蠡是個非常聰明知機,堅苦卓絕的人

他在越國敗亡的時候,陪伴越王入吳為奴

越王回國想請他當宰相,他卻婉拒了

他認為在政事方面,文種的才幹勝過他

他更能發揮所長的工作,是在軍事方面

這不為權力與高位所迷惑的「自知之明」,在政治人物中,是非常難得的

在歷史上他的才智或許有人能及

但他超然物外,不為功名利祿所束縛

隨時可以放棄世人汲汲營營追求的榮華富貴,把一切歸零

從「零」開始的自信與淡泊,及在數次聚散後

展現的豁然,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智慧了吧?

 

含照胃讚其句:助越復國位人臣,三聚三散顯其智

arrow
arrow

    skywing48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